雨霁天青,芳菲始盛
今日清明
这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
它寄托着慎终追远的情感
也承载了春日萌动的生机
从农耕活动的民俗节气
发展为祭祀祖先的家族时刻
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和演变
广东各地的清明各具特色
在食俗里有文化寓意
在仪式中有自然信仰
粤语中的“行清”不是踏青
而是指清明时节去“拜山祭祖”
在广州
每当此时
家族成员会相聚一起
“行正清“
遵循并共享着时令菜肴
在粤西
许多家族会手持火把
在仪式结束后还要带回家中
寓意“薪火相传”
在东莞一带
人们会买油纸扇
意指扫除污秽
在惠州、佛山等地
会在清明插柳
柳枝驱邪 又象征新生
广府人家“祭之以礼”
离不开一只“红皮赤壮”的炭烧乳猪
除了彰显祭奠仪式的隆重
和对先人尊重之意
还含有祈福健康的祝愿
肇庆“食蔗有头尾”
清明扫墓必带甘蔗
寓意“做事善始善终”
孩童需从头吃到尾
传递家族对后代品格的期许
在潮汕,盛行吃薄饼与朴籽粿
薄饼象征“草席裹尸”的悲壮历史记忆
朴籽粿则源自元兵入侵时
百姓采叶充饥的苦难
如今均被人们作为餐食
视为缅怀与坚韧的符号
在广宁和韶关,则有清明吃粽子的习俗
因为“粽子”谐音“众子”
寓意人丁兴旺
不同节俗
共鸣着同一种思远情长
人们对过往的一切情深意重
也让未来的期许生生不息
今日一起
敬过往 敬春光
祝福你
目有繁星 永远灿烂
乘风赴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