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流转 食材碰撞 风味交融
千百年来
随着人们的脚步
不停迁徙,不断流变
美食成为相逢最美好的理由
立身不同地域,立足味觉之本怀着对食物的用心与理解
广州检验中心综合服务部
首次与昆明检验中心员工食堂
围绕滇粤菜系开展美食交流
特别邀请昆检专业厨师
以“特色菜系”推陈出新
着力提升公司餐饮品质
用心打造员工“满意食堂”
来自昆检的郑师傅
从事厨师行业14年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到广州
第一次来广检
他把这次到来视为一次“寻味之旅”
既有来自云贵高原的风物气息
更有南粤大地的风土人情
郑师傅(左一)在广检食堂
“得益于‘食物’的缘分,我很高兴能收到广州检验中心的邀请,让我以交流地方特色美食的方式来到广州。这几天在广检食堂,我通过窗口观察到员工们用餐的可选性很多,菜品也一直在寻求创新,从本地特色到区域特色,天南海北,兼收并蓄,营养搭配也很均衡,给我的真实感受是,公司在让员工‘吃好’这方面从不马虎。这次我也为广检员工们精心准备了几道口碑很不错的云南菜,希望能通过云南美食,在他乡传递云南风味,感受云南的淳朴与热情。”
在云南人眼中
没有一碗米线
会成为一座孤岛
立体多元的自然气候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都参与了这种独特滋味的塑造
小锅米线
是云南昆明家喻户晓的米线烹饪
咸是前调 香是中调
最后回旋在口间的辣
正如高原人独特的性格
浓烈持久
手打鲜肉和特制酱料
是小锅米线的灵魂所在
待锅中的高汤煮沸
美味已初具雏形
对厨师来说
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
是对食材最大的信任
在云南
厨师们非常善于用原始素材
因人、因地制宜 或加或减
烹制出单纯或复合口味的菜肴
郑师傅此次交流的特色美食
除了小锅米线,还有
蒜香杏鲍菇
云南小炒肉
韭菜花炒黄喉
未来也有望成为食堂餐盘里的常客
蒜香杏鲍菇
云南小炒肉
韭菜花炒黄喉
广检员工食堂把具有粤菜鲜明特点的
白切鸡、烧鹅、红米肠
作为这次美食交流的代表
它们分别是广东家常菜、港式烧味
以及粤式茶点的招牌菜
每道菜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
广东人习惯把对世界的感知注入到食物里
让食材保全本貌 更青睐原汁原味
正如他们低调朴素、求真务实的作风
历经风华 初心弥坚
白切鸡
烧鹅
红米肠
在郑师傅眼中
菜系、风味从来不会自成体系
总能通过相互学习与借鉴
造就多彩的饮食风貌
滇菜和粤菜的口味虽然相对
却可以于新潮中溯古
共同携手 温婉融合
他结合广东煲汤的烹饪手法与叹茶文化
以普洱茶和排骨为主料
创新研制普洱排骨汤
茶汤入口 滑而不腻 肉嫩香甜
此次广州检验中心以美食为媒
从广州出发 寻味云南
以全新视角
打开集团内部交流的新窗口
共同为两地员工用心呈现“幸福美食”
接下来
无论烹饪的起点在哪里
终点在何处
食物经历了心手合一的磨合与重塑
将四方风味融汇
和而不同
终将凝聚起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